烟台农商银行党委坚持“三个注重”提升主题教育质效 |
【字体: 小 中 大】 2023年05月19日 点击:次 |
自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烟台农商银行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联社工作要求,注重统筹谋划、制度引领、领导示范和宣传引导,坚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成势见效。 注重锚定方向,高站位高起点部署推进。一是强化思想认识,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要求全行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对标对表党中央要求、省委和省联社党委工作安排,及时召开动员大会、精心谋划方案,立足“突出农商特点、落深落实落细”的要求,坚持认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组织学习系列讲话、召开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制定周学习任务等方式,在学习上抓时效,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体要求,深刻认识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以深学细悟筑牢思想之基。二是强化领导责任,成立主题教育领导机构及四个领导小组,细化责任分工,以行党委班子成员作为本次主题教育的主要对象,抓紧抓实起表率和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少数”,组织开展读书班、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及领导自学、专题研讨等形式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并结合实际将教育对象延伸覆盖至行内中层以上人员,由班子成员带领分管部室中层开展集体述学,实现了层层跟进、层层深入、层层加压,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参与教育实践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强化统筹推进,按照“从事什么重点学什么”“缺什么重点补什么”的原则,把重点学习和全面学习结合起来,为基层党支部配发指定学习教材,并要求全体党员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生活制度,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下一步全行开展的调查研究、问题查找和整改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注重实干笃行,严标准严要求导向驱动。一是坚持问题导向驱动,把“深查细研”贯穿始终,紧紧围绕解决本次主题教育列出的理论学习、政治素质、能力本领、担当作为、工作作风、廉洁自律6个方面的问题,主动结合制约当前行内改革转型中的经营战略、决策调研、高管廉政、风险管控等现实因素,细化出十项亟需解决的重点难题,以问题的解决作为突破口,党委班子成员结合分管领域工作逐一细化问题清单,奔着问题去、带着问题学、对着问题改,从根子上找原因和差距,切实做到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二是坚持发展导向,把“担当进取”贯穿始终,制定全行2023调研研究方案和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实施意见,把推动主题教育的学习热潮和开展调查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学习、问题、调研、创新“四张清单”,要求全行中层正职以上人员以身作则、针对选题、代入思考,着眼破解当前改革发展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扑下身子、沉下步子,深入基层认真调研,牢记为民初心,心系民之所盼,与广大员工群众站在一起、干在一起、想在一起,集思广益,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三是坚持效果导向,把“真改彻改”贯穿始终,把“当下改”和“长久立”结合起来,紧盯“老问题”,研判“新问题”,聚焦“真问题”,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实问题整改,转作风求实干提效能,重点提升全行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在运用好党的创新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聚焦风险化解、队伍建设、数字转型、企业文化等谋篇布局、动真碰硬,每周召开办公会议、每月组织述职评议、8月底前每人提交1篇高成色的调研报告,突出学习成果转化。 注重凝心铸魂,实举措实要求转化实践。一是坚持学深悟透、入脑入心,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增强全行各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把抓好主题教育和党的二十大创新理论学习贯穿起来,抓好全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在内网开辟主题教育连载专刊,发掘传播基层典型经验做法,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带着嘱托学、带着感情学、带着责任学,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通过开展党支部研讨交流、讲专题党课等方式,鼓励党员多学多思、多想多悟,在新思想指引下找准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真正入脑、入心、入行。二是坚持身入心入、求深求实,组织开展领导干部进基层、进社区、进小微企业,解基层之盼、解改革之难、解发展之需调研活动,广泛听取地方政府、基层网点、服务客户的意见建议,主动向地方政府、一线员工、客户群众等寻求良方,在研究透彻、找准根源和症结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调研成果,让调查研究在全行蔚然成风、产生实效,把百姓银行的金字招牌擦的更亮。三是坚持干字当头、敢为善为,坚持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思想、见行动,围绕年度重点工作目标和任务攻坚克难,不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提振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精气神,以组织有为促进干部敢为,优化完善全行综合经营考评办法,建立健全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管理机制,激励党员干部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投身全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来。(孙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