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农商银行各项贷款超2万亿元 各项存款超3万亿元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乳山农商银行:大爱无疆!他用行动传递生的希望
 【字体: 】 2025年07月31日 点击:0

  近日,乳山农商银行综合柜员刘之栋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后从济南返回乳山。这一跨越千里的生命馈赠,不仅为素未谋面的患者点燃重生希望,更让“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绽放新的光彩。

  一次采样,埋下希望的种子

  故事的起点,要追溯到2024年7月。那天,乳山农商银行组织全行员工参与公益活动,刘之栋在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可以挽救白血病等重症患者生命后,毫不犹豫地采集了血样,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当时没想太多,就觉得万一能配上型,能救一条命,多有意义。”回忆起当初的决定,刘之栋的语气平淡却坚定。

  对刘之栋来说,这只是一次举手之劳的善举。他不曾想到,这份不经意的爱心,会在一年后成为点燃他人生命的希望之光。

  一份匹配,扛起生命的重量

  2025年7月初,一通来自乳山市红十字会的电话,打破了刘之栋平静的生活:他的造血干细胞与一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希望他能配合捐献。

  “得知配型成功后我一直很坚定,能用捐献挽救一条生命,拯救一个家庭,觉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庆幸能用自己的力量,奉献爱心、帮助他人。”刘之栋说。

  配型成功的概率如同大海捞针,非血缘关系之间的HLA配型相合率仅为几十万分之一。接到乳山市红十字会通知书时,他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回复“我愿意”。

  同为乳山农商银行员工的妻子张世杰坚定地给予他最大的支持,陪同他一起去济南捐献:

  “他去的时候我心里有点忐忑,会觉得这个对他的身体会有所影响,在和医生的沟通中我发现采用从外周血中采集方式,安全、科学,对他的身体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所以我就很放心。这次也完成了我们的使命,挽救了一个人的生命,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值得庆祝的事情,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一路支持,凝聚爱心的力量

  刘之栋的决定,得到了乳山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从接到配型成功的消息开始,该行十分关心他的身体状况和准备情况,主动协调工作安排,为他解决后顾之忧。

  “单位不仅帮我调整了工作任务,还反复叮嘱我要注意身体,让我没有任何压力地准备捐献。”刘之栋说,这份来自集体的温暖,让他更加坚定了前行的脚步。

  乳山市红十字会负责人对刘之栋的义举给予高度评价:

  “刘之栋同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他的善举不仅为患者带来了生命希望,也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

  乳山农商银行文旗支行行长表示:

  “刘之栋是我们乳山农商银行的骄傲,我行全力支持他的捐献工作……”

  同事们更是对他赞不绝口。“之栋平时在单位就热心肠,谁有困难他都乐意帮忙,这次能做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决定,我们一点都不意外。”大家都在为他加油,期待他顺利完成捐献,平安归来。

  乳山农商银行也以刘之栋为榜样,在全行掀起了学习公益精神的热潮。

  一程奔赴,续写生命的华章

  到达济南后,刘之栋打了4天的动员剂,7月22日,刘之栋进行了造血干细胞采集,耗时4个半小时,总采集量290多毫升,整个过程十分顺利。

  刘之栋说:“现在,我身体恢复得很好,跟平时感觉没有什么不一样,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配型成功的概率是非常低的。虽然对于我来说只有万分之一的概率,但对于患者来说却是百分之百的希望。在此,我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帮助到更多的人重获新生。”

  一种精神,点亮向善的灯塔

  刘之栋的事迹被报道后,迅速在当地引发热议。许多市民被他的无私奉献精神所感动,纷纷表示要向他学习,积极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

  “以前总觉得捐献造血干细胞离自己很远,听了刘之栋的故事才知道,原来救人可以这么简单,我也想加入资料库。”市民李先生的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刘之栋只是众多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中的一员。但每一例捐献背后,都是一个关于爱与希望的故事。这些平凡的爱心人士,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英雄未必身披铠甲,平凡人也能在关键时刻绽放出伟大的光芒。(刘智泉 宋吉磊 李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