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不忘本色的客户经理
——记沂源农商银行梭背岭支行客户经理李春富
 【字体: 】 2018年11月26日 点击:

  沂源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特色县,除了玉米、花生、小麦,如今更是苹果、桃、葡萄等各种水果,水甜果香,因为海拔较高被称为山东屋脊。在这个56万人口的小县城,活跃着一群奋斗不息的沂源农商银行人,他们67年如一日坚持服务三农,为沂源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力量,李春富就是他们中普通的一员。

  李春富是沂源县农商银行梭背岭支行的一名客户经理,参加工作13年的他从事信贷岗位已经6年。“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这是李春富当年从部队退役时写在笔记本上的一句话,如今在新的岗位上,他矢志不渝发扬部队风格,续写军人风采,用实际行动续写退伍军人的荣誉与责任担当。

  军人信念永不变

  李春富如今在梭背岭支行管理着110户1700多万元贷款,笔数多,金额小,而且分布在各个村庄。梭背岭是典型的山丘地形,村庄散布在山山角角,但是他以军人标准要求自己,对每笔贷款的管理都一丝不苟。

  他管辖的马庄片区,共计有16个村庄,用了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把对所有的村庄跑了个遍。有的村庄进不去车,他便步行过去;有时候徒步2个小时上山,就为了看看村里种植的核桃树长势情况;有时候不顾道路崎岖与同事骑着摩托绕进村庄小巷,就为了去考察客户加工厂的贷款申请。“现在进村除了不坐飞机,几乎什么都坐过了。”李春富打趣道。

  在他轻松诙谐的心态背后,是一串串汗水和坚持谱写的成就。为了响应党的号召,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农商银行的支农惠农作用,他以一个党员的先进性、自觉性冲在业务最前线,周末放弃休息时间,下午下班后加班到晚上八九点是常事,三周时间共计发放53户260万元的扶贫贷款,通过这一笔资金的带动,这53户农户全部脱贫,推动该镇金融扶贫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不仅赢得了百姓的赞扬,也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肯定。

  挎包精神再发扬

  关河峪村的马大哥在村边养殖貂,因为和李春富特别熟悉了,亲切的称呼他为“小李子”。他说:“要不是小李子去年冬天给扶持了我6万元贷款,我这批貂就要赔大发喽。”原来马大哥的孩子因为买房,把准备进饲料的钱全部给了孩子,自己出手的一批貂皮货款没及时收回,一下给难住了。之前很少接触贷款业务的他来到农商行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申请贷款,于是便找到了李春富,“没想到第二天小李子就跟他同事来考察了,我的养殖场在村边的半山坡上,60度的大斜坡,把他车给划的、碰的啊,弄的我真是不好意思。”马大哥带着惭愧的语气说,“前后没有三天就给我办完了,效率真是快。”从此马大哥跟小李子,跟梭背岭支行就成了老客户老朋友,每逢赶集就过去坐坐,说上两句话,一来二去发展成了忠实客户。

  不光如此,他熟练掌握业务知识,利用该行优惠信贷政策增强客户粘性。沂源县盛旺饲料有限公司是李春富服务辖区的一家饲料生产的企业,起初去走访了几次,反应很冷淡,但李春富没有放弃,找机会与该公司财务人员聊天熟络关系。偶然说起的“鲁青贷”资金支持贷款,引起了对方很大的兴趣,李春富抓住这个机会,向该负责人介绍我行多种贷款产品,在经支行及总行严格审查批准后,为其发放了8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解决了燃眉之急。从此以后,该企业的流动资金全部转移至该支行,目前余额达800万元。

  不忘初心再前进

  熟悉李春富的人都知道,他从不跟别人拿架子,性格开朗,但是工作起来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在这些年工作活动了许多荣誉,但是他不骄不躁,依然几年如一日,走街串巷,深入农村。

  为了解决偏远乡村支付方便,根据普惠金融工作要求,李春富为偏远的村庄安装了农商宝,手把手教授操作步骤,操作员老耿文化低,一遍两遍学不会,急得抓耳挠腮。他耐心指导,并把操作步骤一步步给写下来;双胜村大娘见到他就拉着手不放,直夸他是个好孩子,每次都帮忙领取老年补贴,还给她兑换零钱;清泉村的王书记忘不了是他指导村委入驻智e购商城,开启了蟠桃合作社的网络销售之路……

  自从走上信贷岗位以来,李春富以卓越的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心系三农,为服务当地经济深入农村,将农村信用社老一辈的挎包精神不断进行发扬,从事信贷岗位以来,已发放贷款70笔3000多万元,无一笔不良,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