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农商银行:“五聚焦”推进“五大家园”建设 |
【字体: 小 中 大】 2023年01月13日 点击:次 |
济南农商银行党委紧扣省、市经济发展脉搏,围绕省联社党委“123456”总体工作思路,制定了三大战略,开创了“义工银行”模式,以“五聚焦”为抓手深入推进“五大家园”建设,切实把支部打造成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随着广大客户满意度不断提升,各项业务实现了快速发展,2022年首季再创历史新高,各项存款余额突破1000亿大关。先后获得“中国地方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十佳银行”“全国农村金融十佳普惠金融机构”“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省级文明单位”“济南市五一劳动奖状”等多项荣誉称号。 聚焦思想引领,打造精神家园。一是抓好党的政治理论学习。扎实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党委班子成员每月进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交流研讨。组织基层支部利用主题党日、每周固定学习日等,开展好集中学习、观影、志愿服务、现场教育等活动。统筹用好“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农商银行网络学院”等平台载体,抓实党员日常学习。二是抓好特色教育。抓好“五项”行业特色教育,员工利用晨夕会轮流诵读《“大挎包”里的故事》《红色家书》等书籍,开展“奋斗新征程”主题巡讲活动110场,使党史学习教育和“大挎包”优良传统入脑入心。持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使命、企业核心价值观进行总结提炼,丰富展示渠道,设计制作企业文化宣传视频、企业文化宣传墙、行歌MV,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推行十二字核心价值观,增强员工心理认同感,转化为员工的行为自觉。三是抓好“义工银行”理念践行。创建181支“福象义工志愿服务队”开展公益活动,有1616名员工自愿加入义工志愿服务队践行社责任,多次参与道路文明指引、全员核酸检测、社区疫苗接种、助力垃圾分类、关爱孤寡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勇担社会责任。今年以来,该行“福象”义工志愿服务队共组织党员、团员、青年员工前往其共建单位、村居(社区)开展志愿服务1325次,助力核酸检测20.6万余人,捐赠防疫物资37.11万元,积极助力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弘扬向上向善正能量。 聚焦素质提升,打造学习家园。一是专注培训业务知识,有效提升业务技能。通过晨夕会、集中轮训等方式开展业务知识学习和技能练兵。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等示范作用,打造业务骨干队伍,培养农信工匠。落实职业导师和新员工带教辅导制度,帮助员工提升专业素质。以客户经理孵化制度为契机,对客户经理进行为期6个月的孵化基地培养,将跨条线转岗人员打造为素质优、业务强、服务好的高质量人才。二是探索学习方式,创新学习载体。通过读书会、沙龙等创新形式,组织员工开展“主题式”学习,提高员工学习兴趣。积极开展知识竞赛、金融知识宣传、优秀企业参观等活动,灵活采取相互赠书、请老党员老干部讲课、参观红色基地等方式,提升学习效果。培养员工每年读一本书、参加一项活动、培养一项爱好,丰富员工精神层面生活。三是注重推树典型榜样,发挥先锋带动作用。每季度评选100名优秀员工,每月组织辖内8家党总支各评选1名“身边的榜样”并进行广泛宣传。如:一季度组织开展了济南农商银行“创新执行之星”的评选活动,共选树创新执行标兵100名,有效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二季度选树“两优一先”200名,充分发扬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让广大员工学有榜样,行有示范;三季度选树“最美义工践行者”100名,激发员工奉献精神。 聚焦发展实效,打造工作家园。一是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两个维度”选贤任能,从能人中选好人,将业绩排名与提拔晋升紧密挂钩,明确各岗位业绩排名达到前30%方能进入后备人才梯队,对排名后30%的管理岗位重新竞聘,连续两年排名后30%的取消竞聘资格,累计对60个基层网点负责人岗位进行了重新竞聘,累计淘汰31人。从好人中选能人,实施荣誉积分管理,对义工服务、获得荣誉、参加宣讲、内训师授课、带教辅导等进行积分,荣誉积分排名前30%的纳入后备人才梯队,变“伯乐相马”为“阳光赛马”,人才梯队持续优化。二是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在全行建立实施“硬仗”包靠制度,以党委班子成员为组长成立8个包靠工作小组,每月到包靠党支部进行督导,对照“硬仗”清单内容,结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工作,以点带面推动作风转变,真抓实干,消除被动思维,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营销水平。开展无效劳动专项整治工作活动,每月通报有关情况,指导大力消减无效劳动,杜绝各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三是持续改善工作条件。持续推进网点转型工作,对老旧网点进行改造,改善营业厅、办公场所等物理环境。打造“快速服务银行”,设计19类场景化营销“工具包”,上线“阳光办贷平台”,推出“阳光办贷码”,丰富线上线下“双线服务”。按照省联社“双线四型”和厅堂营销工作要求,建立厅堂“承包制”和“工单制”,为基层网点提供有效的管理工具。 聚焦凝心聚力,打造生活家园。一是扎实开展“五小建设”。扎实抓好“职工之家”提档升级工作,持续改善员工住宿条件和就餐环境,物理条件不具备的,通过租房、补贴等方式合理解决。截至目前,已建成小食堂167家,为基层网点配备厨师168名,配备午休床427张,建成24个集体宿舍。二是做好特殊群体服务。定期收集、整理员工需求,针对困难员工、老员工、青年员工、女员工、单身员工等不同群体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采取个性化服务措施,做好帮扶救助、走访慰问、青年联谊会等工作,在员工子女入学、看病、婚恋、购房等方面提供帮助。设立“福象爱心基金”,帮助解决家庭、生活的后顾之忧,为18名困难职工发放救助金23.8万元。成立“红白理事会”“亲子俱乐部”“文体俱乐部”等,为网点安装充电桩、小厨宝,为孕期女职工配备防辐射衣,开展大病险、医疗险、车险等健康团体保险,让员工以优惠价格获得更多健康保障;建立8家“亲子俱乐部”,通过开展各类亲子活动、假期“子女托管”等,解决员工看护难题,促进员工工作和家庭生活和谐。三是畅通员工沟通交流通道和信息共享公开机制。建立健全领导接访、员工家访、职代会、领导“面对面”、职工座谈会等常态机制,及时了解回应员工需求,解决员工关切的问题。实施重要事项信息共享公开机制,对岗位调动、业务发展、绩效分配等员工切实利益事项,以专题会议、下发明白纸等形式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开,坦诚相待,相互尊重。按季度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广泛征集诉求,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今年,累计征集员工诉求1520余个,涉及后勤保障、教育培训、困难救助、身心健康、文体活动、职业发展等15个方面,针对每一条诉求,分解至相应职能部门并建立督办台账,督导落实解决。 聚焦廉洁自律,打造廉洁家园。一是强化提醒监督意识。引导党员积极主动参加组织生活,督促党员自觉履行应尽义务。编制《党支部日常监督和党员民主监督履责纪实手册》,建立台账制度,按月调度各支部“两项监督”工作台账,真正压实各级监督责任,定期组织党员开展“党性体检”,自觉接受党内监督。深入开展“五必访”1821人次,“六必谈”2192次,开展员工民主测评1538人次,对重点关注对象支部重点谈话、重点监督。二是做实做细日常监督。不断丰富监督方式,引导支部通过成立帮扶小组、设立“悄悄话”信箱、设置轮值监督员等方式打消员工监督顾虑,定期对支部工作和党员群众开展分析评估,明确重点监督对象,落实帮扶整改措施,做到防微杜渐。举办家属开放日和“一封信”活动,反馈对党员的意见建议,便于党员及时了解支部情况和个人情况。三是加强联合联动监督。充分整合纪检监察、审计、信访等条线资源,结合员工异常行为排查,由支部委员和纪检委员做好日常提醒纠偏。落实全员家访和普遍谈心谈话,严格落实员工“五必访”“六必谈”制度,定期组织员工家访,及时向家属反馈员工日常表现和同事评价,联合做好八小时内的管理和八小时外的监督,不断强化员工遵规守纪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