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农商银行各项贷款超2万亿元 各项存款超3万亿元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商河农商银行:专项行动护秋收
 【字体: 】 2025年10月17日 点击:0

  入秋以来,持续阴雨天气打乱了玉米秋收节奏:田间积水导致收割机“寸步难行”,已收割的玉米因无法晾晒频频出现霉变……

  面对“秋收保卫战”的紧迫形势,商河农商银行迅速启动“助农秋收专项行动”,以“精准授信、快速放款、全程服务”为抓手,推出“收粮应急贷”“设备升级贷”等定制化产品,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9月末,商河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50.17亿元,较年初增长4.77亿元,用金融暖流驱散秋雨寒意。

  专业机具开进来,积水玉米迎收割

  “再晚几天,地里的玉米就要烂在泥里了!”望着连片被雨水浸泡的玉米地,龙桑寺镇领航家庭农场负责人彭伟胜曾急得睡不着觉。合作社种有2000多亩玉米,往年这个时候早已收割完毕,可今年持续阴雨田间积水严重,大型收割机一进地就陷车,玉米棒泡在水里开始发黑,急坏了彭伟胜。

  就在彭伟胜四处筹钱想购置履带式收割机和转运车时,商河农商银行龙桑寺支行客户经理主动找上门。“我们在走访村委时听说了农场的难处,当天就带着申请表来现场办公。” 客户经理说道。通过实地核查种植面积、评估农机需求,为农场制定了秋收秋种应急信贷服务方案,以最快速度完成了800万元贷款发放。

  拿到贷款后,彭伟胜第一时间购入2台履带式收割机和3辆转运车,组建“抢收小队”。如今,收割机在田间灵活穿梭,转运车将刚收割的玉米直接运往烘干点,原本停滞的秋收工作重新“加速”。

  “有了农商银行的支持,我们一天能收割200亩,比之前快了3倍!”彭伟胜指着忙碌的农机,语气里满是感激,“现在玉米收割进度已经完成80%,损失比预想少了太多,道不尽的感谢!”

  烘干设备转起来,受潮玉米焕新生

  “仓库里的500 吨玉米已经开始发热,再不想办法烘干,就要全部报废了!”济南商东粮食购销有限公司负责人房士恩的求助电话,让商河农商银行营业部的工作人员立刻行动起来。该公司是当地重点农业企业,每年收购农户玉米1200余吨,今年秋雨导致收购的玉米无法晾晒,仓库内温度持续升高,部分玉米已出现霉点,企业面临巨额亏损。

  支行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往企业仓库,查看玉米受潮情况,了解烘干设备需求。“我们算了一笔账,要解决500吨玉米的烘干问题,需要新增3条连续式烘干线,资金缺口约220万元。”企业负责人介绍道。针对企业的紧急需求,商河农商银行推出“设备升级贷”,采用“信用+抵押”组合担保方式,仅用36小时就完成贷款审批发放,同时协助企业联系设备厂家,加急调配烘干设备。

  如今,3条烘干线在济南商东粮食购销有限公司的厂房里全速运转,热风穿过潮湿的玉米,将水分精准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每天能烘干60吨玉米,500吨玉米一周内就能全部处理完!”房士恩指着烘干后的玉米,感激地说,“农商银行不仅给我们送来了资金,还帮我们协调设备,让企业躲过了‘灭顶之灾’,也让农户的粮食有了销路。”

  服务网络织起来,农户安心享丰收

  “家里的8亩玉米收割后,一直堆在屋檐下,眼看就要发霉,多亏农商银行帮我联系了烘干点!”郑路镇新赵村农户赵纯政拿着刚结算的卖粮款,笑得合不拢嘴。像赵纯政这样的小农户,在当地还有很多,他们缺乏烘干设备,面对阴雨天气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粮食受潮。

  为帮助小农户解决烘干难题,商河农商银行联合辖区内12家大型粮食烘干基地,推出“农户+烘干基地+农商银行”的联动模式。一方面,农商银行为烘干基地提供“运营周转贷”,解决其燃料采购、设备维护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组织客户经理深入各村,统计农户待烘干玉米数量,协助烘干基地安排专车上门收粮,并以保护价收购烘干后的玉米,让农户“卖粮不发愁、收益有保障”。

  截至目前,商河农商银行已协助烘干基地处理农户受潮玉米260吨,为农户减少经济损失超20万元。“农商银行的服务送到了我们心坎上,今年虽然连续下雨,但我们的收成在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下得到了有力保障!”新赵村村民们的话语,道出了农户的心声。

  多年来,商河农商银行始终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把农户的“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春耕时的“备耕贷”,到秋收时的“应急贷”,从支持农机购置,到助力仓储升级,用一次次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截至9月末,该行支持乡村振兴贷款余额18.56亿元,较年初增长1.4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