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农商银行各项贷款超2万亿元 各项存款超3万亿元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莱州农商银行:金融施策护“三夏”
 【字体: 】 2025年07月04日 点击:

  莱州农商银行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将服务“三夏”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辖区实际,创新构建“服务下沉+机制赋能+产品创新”三维协同工作体系,以实际行动护航夏粮丰产丰收、农业农村繁荣。截至5月末,实体贷款余额139.4亿元,较年初增长3.86亿元;涉农贷款余额117.4亿元,较年初增长4.37亿元。

  坚持“金融+服务”强化“三夏”便农建设

  坚持勤对接。始终坚持支农支小市场定位,开展服务“三夏”生产专项行动,明确班子成员、机关部室、支行行长、客户经理四级工作责任,主动与地方政府涉农部门及村委会建立信息共享、服务共进的工作机制,详细了解小麦种植规模、预计产量、购销情况及融资服务需求,为“三夏”精准服务奠定坚实支撑。同时,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进一步完善包靠发现问题解决机制,协力攻关解决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今年以来,累计包靠758次,解决问题122个。

  坚持广走访。聚焦粮食企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主体“主动问需”,全面掌握“三夏”融资服务需求,“一户一策”制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一户一档”建立跟踪服务档案,全力为“三夏”生产备足“金融粮”,结好丰收果,推动“粮满仓”。截至目前,累计走访农户3777户。

  坚持“金融+机制”强化“三夏”惠农建设

  建立人员保障机制。以各党支部为依托,组建党员先锋突击队、志愿服务队和金融小分队“三支队伍”,围绕存贷服务、电信反诈等方面积极主动开展金融和志愿服务,农商银行“红马甲”常态化穿梭于大街小巷,以真诚服务架起支农惠农“连心桥”。今年以来,开展党员先锋突击队送金融服务活动210次,志愿服务活动46次。

  建立效率提升机制。进一步优化信贷业务流程,按保证、质押、抵押、信用等担保方式制定标准化申请材料清单,统一标准化调查、审查模板应用,根据贷款额度和行业有侧重地开展贷款调查,实施风险分级管控、客户分级服务差异化流程管理,明确贷款调查和审查工作职责,构建科学高效、保障有力的精细化办贷管理体系,全力满足“三夏”融资服务需求。

  建立服务优化机制。一方面,预测、关注、掌握厅堂业务峰谷期,通过主动设立“三夏”服务绿色窗口、提供延时错时服务、常态化开展送金融服务下乡等方式,优先为涉农客户提供零钱兑付、现金支取、转账汇款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同时,在全辖配备82台智慧柜员机、30台移动终端、83台ATM机,确保“三夏”旺季全天候金融服务不断档、不脱节。另一方面,紧抓“三夏”旺季服务,充分发扬大脚板作风,“一对一”实地走访家庭农场、农贸市场等,积极推广慧农通、手机银行、民生金融服务平台等支付结算工具,确保金融业务便捷高效“掌上办”“码上办”,同步开展金融政策、信贷产品、防范电信诈骗等知识宣传,全力保障农户“粮出手,钱到手”。截至目前,开展金融知识宣讲2330次,开通手机银行30.02万户,较年初增加1.87万户,民生金融服务平台商户4217户,较年初增加2425户,沉淀活期资金1.5亿元。

  坚持“金融+产品”强化“三夏”支农建设

  健全信贷产品体系。针对“三夏”资金需求短、频、快的特点,围绕农业产业耕、种、管、收、储、销等全链条,量身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贷、设施农业贷、粮食增产贷、齐鲁强村贷等信贷产品,切实打造服务高效、保障有力的特色金融产品体系。

  丰富担保渠道建设。聚力解决“三夏”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积极落实国家惠农政策,积极引入烟台融资担保公司、金惠融资担保公司等,协同建立风险分担机制,根据农业生产周期,搭建授信审查审批绿色通道,结合实际在合理设置授信额度、利率水平、续贷条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支持,切实缓解经营主体还款和融资成本压力。截至目前,各类融资担保类贷款1452户、23.77亿元;今年以来,累计为农户及涉农企业节约资金5800万元。

  提高线上办贷质效。以“信e贷”等线上贷款为抓手,积极推广申贷二维码场景化应用,结合实际动态优化线上信贷相关字段,畅通线上办贷机制流程,对存在信贷需求的第一时间送贷上门,实现信贷业务当场审批、当场发放、随用随贷。截至5月末,发放线上贷款5296户、8.3亿元。(孙媛 王悦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