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农商银行:三位一体守护“银龄”客群 |
【字体: 小 中 大】 2025年05月30日 点击:次 |
在老龄化社会加速发展的背景下,莒南农商银行始终秉持“金融为民”初心,以“制度保障+服务创新+长效运营”三维发力,全面构建适老化金融服务新生态。通过35家网点100%适老化改造、1350余次上门服务、建设694处普惠金融服务站等扎实举措,切实解决老年客户“急难愁盼”,用实际行动诠释金融服务的温度与担当。 制度筑基:从顶层设计到细节规范,织密服务保障网 组织统筹强责任。成立由主要负责人挂帅的专项领导小组,构建“一把手统筹、分管主抓、条线协同、网点落实”四级责任体系,确保资源整合与责任落地。制定《金融服务适老化工作实施细则》,明确3大类18项任务目标,通过标准化网点改造、精细化服务流程、专业化员工能力提升,推动适老化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刚性标准保质量。梳理50余项服务规范,覆盖硬件设施维护、特殊客户接待、应急流程处置等全环节,配套“日巡检+月整改”机制,累计整改细节问题23处,确保服务无死角。 场景焕新:硬件升级与服务延伸,打造“家门口的暖心银行” 硬件适老,体验更安心。完成28处无障碍坡道标准化改造,配备紧急呼叫按铃、轮椅、血压仪等便民设施680余套,实现老年客户“进得来、办得顺、用得好”。服务上门,触角再延伸。组建30支“暖心金融”流动服务队,携带便携式终端深入村居、养老院,累计上门服务1350次,办理业务2.78万笔,让行动不便客户“足不出户享服务”。创新“流动银行车+普惠服务站”模式,覆盖全县行政村,累计办理业务27.04万笔,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长效赋能:专业协同与社会共建,擦亮责任金融品牌 跨界联动提公信。联合县检察院、残联、金融监管局等开展无障碍设施体验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残障人士代表现场测评,收集优化建议7条,以社会监督倒逼服务升级。人才培育强根基。建立“三级培训矩阵”,通过情景模拟、实战演练等方式,提升员工适老化服务能力,累计开展专项培训2次,覆盖全员,打造专业化服务团队。科技助力可持续。配备流动银行车,常态化开展“金融大集”,普及防诈知识,惠及群众超万人次,以科技赋能实现服务长效化。(赵胜龙 诸葛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