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农商银行:高质量金融服务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
【字体: 小 中 大】 2024年08月16日 点击:次 |
昌邑农商银行认真落实省联社各项决策部署,聚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瞄准乡村振兴任务目标,积极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开展“三农”类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截至7月末,涉农贷款较年初增长6亿元。 普惠走访,带动特色农业做大做强 昌邑市奎聚街道以现代中草药综合种植园项目建设为契机,不断延伸中草药产业链条,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目前,该产业链年种植各类中草药近2万吨,生产中草药饮片6000吨,实现产值1.5亿元。 昌邑农商银行持续加强政银联动、政策融合,以党建共建为载体,依托与22家党政部门建立的战略合作关系,联动农业农村、财政、金融等政策赋能产业链发展。 同时,扎实开展“普惠金融工程”等对接活动,全体信贷人员下沉服务重心,每周进行不少于“五个半天”的走访对接,深入项目基地开展驻点办公,增加对产业链上下游客户的走访对接频率,及时摸排金融需求,共为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提供信贷资金2600余万元。 在此基础上,通过提供普惠金融产品、资金结算等一揽子服务,实现对“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经营主体对接服务“全覆盖”,带动15个村庄、3000户农户、超万亩土地参与中草药种植,培育中草药合作社11个,实现村集体增收350万元。 精准发力,推进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自从我们村搞了梨花节,我们的山阳梨直接不够卖的,再加上增加了农家乐项目,我们的收入越来越多了。”昌邑市饮马镇山阳村承包户王云生高兴地表示。 山阳村是博陆山下的一个小乡村,村内种植着3万多棵梨树,每年4月份梨花盛开,这里会成为一片花的海洋。 近年来,该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注册成立了潍坊博陆山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每年举办山阳梨花节,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培育了苗木、特色果蔬(山阳大梨)种植、文旅等新兴产业,依托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带动总产值达1500万元。 昌邑农商银行积极对接山阳村经济发展需求,打造“整村授信”模式,将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个体工商户、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化企业等新型农业主体全部纳入网格管理,实行清单式精准授信。 通过举办金融夜校、送金融知识下乡等活动,扩大金融知识宣传服务覆盖面,重点围绕休闲农业、循环农业、智慧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匹配产品政策、加大信贷投放、打造产业链条。 截至7月末,该行为山阳村提供信贷资金86户、1523万元,为山阳农文旅产业融合示范区项目主体提供信贷资金7900万元,有效推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力山阳村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驻点服务,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这两年,我们村真是大变样了,马路更宽,路灯更亮,景色更美,感谢昌邑农商银行的资金扶持,将我们村打造成为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昌邑市柳疃镇东陈村村支部书记陈盛超高兴地说道。 近年来,该村以合作社的方式引导村民种植特色蔬菜瓜果,增加农业种植产值效益,推动村民收入增长。同时,增加资金投入,美化亮化村庄环境,改善村镇人居环境,并通过发展夜间经济,打造了乡村经济新业态。 现在的东陈村,俨然成为一个网红景点。“东陈梅园”“龙溪湿地”等微景观遍布村居各个角落,夜景灯、灯带等设施流光溢彩,“东陈大排挡”人气满满,吸引周边群众前来“赶夜市”,呈现了一幅和美的新农村画卷。 昌邑农商银行借鉴“千万工程”经验,紧抓产业转型助推乡村振兴机遇,不断改善金融服务,增加金融供给,助力乡村建设。 该行在东陈村设立驻点办公场所,客户经理每月至少开展两次驻点办公,并通过张贴驻点办公公示牌、村委广播、村庄微信群等渠道将驻点时间、地点广而告之,提高知晓度和影响力。 建立“一户一策、一企一策”专业化特色金融服务,常态化对接合作社及社员的资金需求,实行“阳光办贷”,提升办贷效率,增强获贷便捷度。截至7月末,已为东陈村提供信贷资金31户、1523万元,助力东陈村产业振兴和人居环境改善。(宫召强 孙婧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