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农商银行:助力乡村文旅持续“上分” |
【字体: 小 中 大】 2024年05月31日 点击:次 |
近年来,东平农商银行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优势,以支持“东平湖”旅游发展为主线,积极探索金融支持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新举措,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提质升级。截至目前,实体贷款余额83.17亿元,较年初增长3.64亿元。 逛景区游客如织, 助民宿多点开花—— 初夏时节的东平湖畔,水清如镜,碧波映照,游客在湖畔来来往往,飞鸟在湖面起起落落,呈现出一幅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共融的秀美画卷。 东平湖总面积626平方公里,是国家AAAA级景区。随着县域文旅的火热,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小城文旅”大放异彩。“五一”期间,乡村旅游成为不少游客的选择,特色民宿也吸引众多游客争相打卡。 东平街道塘坊民居,借助区位优势,积极承接东平湖游客外溢效应,打造集民宿、休闲娱乐、户外烧烤等全新名片。当下正是旅游旺季,民宿也迎来了火红的生意,民宿老板也准备抓住好时机计划重新修整扩大,但是却面临资金难题。东平农商银行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民宿实际需求,量身定制了金融解决方案,迅速为客户办理贷款100万元。 “非常感谢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我现在有了多个不同风格的房间,景观也得到了升级,收入也有了增加。”民宿负责人高兴地说。在东平农商银行的支持下,当地很多民宿完成了精品化、优质化转变,让游客满意,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升温。 长期以来,该行始终紧盯景区景点、精品民宿、乡村宾馆、特色农家等重点领域,实行分片制管理、名单制跟进、全流程服务,定期走访了解资金需求,通过实施精细化、差别化的信贷政策,积极优化服务模式,提供多渠道相结合的金融服务方案,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截至4月末,该行累计投放民宿贷款超4200万元,为民宿经营主体解决了改造资金不足的难题,极大降低了他们的融资成本,为县域民宿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游古城衣袂飘飘,促文旅金融助力—— 走进东平县大宋不夜城,灯影摇曳、游人如织,到处可见身着汉服衣袂飘飘的“小仙女”,不少人还戴着簪花。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古色古香的店铺陈设,让人仿佛穿越时空,身临其境般感受繁盛的宋代市井生活。 由东平湖文化旅游发展(山东)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的“大宋不夜城”项目是东平文旅重点项目。东平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在开展驻企金融辅导时了解到企业投资“大宋不夜城”项目资金缺口较大,随即主动联系对接企业负责人员,详细了解情况后,为企业成功办理1500万元贷款,顺利解决资金难题。如今,在东平农商银行的金融支持下,作为“旅游必打卡之地”的东平大宋不夜城,摇身变为一座欢乐之城。 近年来,东平农商银行主动融入地方政府产业发展规划,依托党建共建、干部挂职、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加强对接沟通,摸清辖区文旅行业特点,在文旅项目互荐、产业融合、消费升级、服务延伸等方面全面联动,建立重点客户库并跟进营销,“一地一策”制定营销服务方案。创新推出“同心乐商贷”产品,召开信贷产品新闻发布会,借助媒体、微信、抖音等宣传媒介,对文旅行业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等目标客户群体进行覆盖式宣传推介,累计对接文旅产业各类经营主体590余户,授信2.3亿元。针对大型文旅企业项目,推行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信贷产品为载体、以流动资金贷款为主体的营销推广模式,筛选符合产业政策、有发展潜力的优质文旅企业开展集中对接,增加信用贷款投放力度,累计发放相关贷款2.6亿元。 品湖鱼香飘万里,兴产业鱼跃龙门—— 东平湖作为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盛产的东平湖鲤鱼身形修长、金鳞赤尾,炸制后色泽诱人、肉质鲜美,造型上鱼头翘起,仿若跳跃“龙门”。 在东平县戴庙镇荣康食品加工厂,工人们正有序地进行糖醋鲤鱼食品加工。企业负责人王云棵此前一直从事食品加工行业,近年来,随着县域设施农业和生态渔业的蓬勃发展,王云棵萌生了围绕生态渔业做湖产品深加工、将家乡特产推广出去的想法。可苦于资金难题,企业发展受到限制。东平农商银行在走访活动中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对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发放10万元“创业担保贷”,解决了王云棵的燃眉之急。 目前,企业加工生产的糖醋鲤鱼、松鼠鱼、金毛狮子鱼等菜品销往全国各地,订单供不应求。王云棵说,“有了东平农商银行的支持,我准备下半年扩建公司,开拓线上销售渠道,更好地将我们东平湖特产推广出去。”对于市场前景和发展规划,王云棵充满信心。 针对文旅行业,该行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每名客户经理每周至少到企业驻点办公2天,制订驻企计划工作表,每周进行1次集中走访,每月开展1次存量企业服务活动,提供精准化、全方位金融服务。不断拓展金融服务广度深度,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推广“富民渔业贷”产品,全力提升金融供给质量和水平,助力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累计发放“富民渔业贷”6230万元。深化银政、银企合作,加强旅游资源整合,积极助力构建旅游发展新业态,打通旅游产业链上下游金融需求,为旅游景区、商户、民宿、酒店等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支持,为推动县域旅游业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截至目前,累计发放支持文旅产业创新发展贷款3.3亿元。(靳立山 张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