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莘县农商银行:助力西瓜产业全链条发展
 【字体: 】 2024年05月23日 点击:

  作为“中国西瓜第一镇”,莘县董杜庄镇种植西瓜已有20多年的历史,是山东西部最大的早春大拱棚西瓜生产基地,目前镇内种植面积已突破4万亩,享有“中国西瓜看莘县,莘县西瓜董杜庄”的美誉。

   近年来,为支持辖内西瓜产业发展,莘县农商银行通过优化金融服务、创新信贷产品、强化科技支撑等,有力地促进西瓜繁育、生产、销售全链条发展。截至4月末,共为董杜庄镇西瓜及上下游产业发放贷款1.8亿元。

   助力“良种”育“好瓜”

   “这是今年试验种植的新品种‘黄妃’,绿皮黄壤,吃起来像冰淇淋般清爽,糖度能达到17个点左右,价格也比普通的礼品瓜高出不少,相当于西瓜中的‘爱马仕’,明年计划大面积推广繁育。”韩晓朋拿着新品种西瓜自豪地介绍道。

   韩晓朋在2019年成立了莘县绿蔬源种苗有限公司,起初只有一亩多的“小苗圃”,经过五年的发展,公司现已拥有冬暖式育苗棚5座、拱式育苗棚1座,占地30余亩,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农户提供了优质的种苗资源。

   谈及公司的快速发展,韩晓朋感慨道:“我们能够发展到现在的规模,离不开莘县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特别是‘种苗贷’放款快捷、还款便利、使用灵活,为我们解决了资金上的后顾之忧,让我们能够更专注于种子引进和繁育工作。”

   近年来,莘县农商银行立足传统农业产业优势,围绕种苗行业发展,研发推广“种苗贷”,积极探索助农惠农新模式、新途径,组建“党员金融服务队”,向种苗行业客户宣传优惠政策。截至4月末,共向165户种苗行业客户发放信贷资金7920万元。

   助力“小矮棚”变身“高个子”

   走进董杜庄镇前花庄村改造提升后的大棚,眼前的景象令人耳目一新。滴灌系统、自动风口调节、轨道车等先进设施一应俱全,展现出了现代农业的科技魅力。

   “在以前,由于棚身矮小,在修理瓜秧、摘果时往往需要低头弯腰,长时间劳作不仅会感到疲劳,而且容易对身体造成损伤。而现在,新大棚的高度最高可达4米,增设了自动化运输设备,保温效果和抗灾害能力要比老旧大棚高几倍,结出的西瓜个头大、颜色鲜艳,口感更加甜美清脆,这多亏了咱们行的‘大棚升级贷’,给我们村民开辟了致富的捷径。”前花庄村支部书记花现英对莘县农商银行的产品赞不绝口。

   为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大棚改造提升要求,满足大棚改造资金需求,该行创新推出“大棚升级贷”“大棚e贷”“大棚合家贷”等系列贷款产品,满足农户差异化信贷资金需求,客户经理主动上门对接、靠前服务,深入了解改造计划和资金需求,为农户提前授信,目前已为前花庄村70余位大棚改造农户授信2000余万元。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匹配贷款额度和还款期限,确保满足农户的实际资金需求。

   “小黄车”提供链条式结算服务

   “我来董杜庄收西瓜已经11年了,这里的西瓜特别甜,这里的人们也特别热情,我们新疆人特别喜欢这里的西瓜,今年的西瓜有32个品种,每个品种我至少要收购50车。”新疆乌鲁木齐市兄弟果业负责人库尔班说。

   在董杜庄邵庄西瓜交易市场上,经纪人贾严军正在帮库尔班向瓜农结算资金。“这一季西瓜货款大概有500多万元,有了农商银行开发的‘小黄车’小程序,不仅解决了转账限额的问题,还给农户节省了不少手续费,而且还可以远程付款,真的是很方便。”

   为畅通“田间地头”支付渠道,莘县农商银行根据瓜菜市场结算特性,立足91万张社保卡优势,上线“农福商务通”(小黄车)线上结算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称重、结算、质量追溯“一卡通”,自动生成蔬菜质量合格证书、交易订单,极大提高了电子支付结算效率,有效解决了小额频繁交易难题。今年以来,累计帮助农户结算资金28.46万笔、7.04亿元。(王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