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农商银行: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品牌 |
【字体: 小 中 大】 2023年04月28日 点击:次 |
近年来,河东农商银行紧紧围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助力打造“梅埠甜瓜”“汤河海棠”“太平稻米”等农业品牌,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为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和服务保障,切实担负起乡村振兴主办行的责任与使命。截至目前,累计发放特色农业贷款46.03亿元。 携手梅埠瓜农“甜蜜致富” 走进梅埠街道解家湖村,一座座白色大棚连成一片,大棚内瓜藤恣意伸展弯曲,甜瓜一个挨着一个悬挂在碧叶间,瓜下点缀着小黄花,瓜农解守步正忙着采摘。 “从18岁开始种瓜,一种就是36个年头,从生产队时村里就三五户种瓜的,刚开始规模很小,慢慢扩大,国家政策越来越好,农商银行这些年给了很大的资金支持,现在承包了100亩地,建了20多个大棚。”解守步看着满棚的甜瓜一脸笑容,娓娓叙说着当初种瓜的日子。4月16日,梅家埠街道第四届“甜瓜文化节”开幕,解守步不仅获得了甜瓜擂台赛的特等奖,还赢得“梅家埠甜瓜”中国地理标志商标的一年使用权,并结合新时代农业发展模式,对家庭农场管理、科学种田、土壤优化等方面做了专业培训。 在河东农商银行的金融支持下,梅埠街道的解家湖村、白墩村、盛安社区等村庄社区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模式,引进培育“博洋9号”“甜宝”等10多个甜瓜品种,产业规模逐年扩大,村民增收致富步伐明显加快。为坚定老百姓发展甜瓜大棚产业的信心,支持“梅埠甜瓜”产业发展,梅埠支行党支部先后与10个村开展党建共建主题党日活动,结合“党建共建+宣传培训”的服务引导模式,送“种植技术”,送“创业资金”,客户经理现场为农户做蔬果种植金融规划,优化惠农特色产品,减费让利,让老百姓把“甜瓜产业”变为“甜蜜事业”,让特色农业发展“孵化”致富梦,走上致富路。截至目前,为甜瓜产业授信1410万元,累计发放甜瓜产业惠农贷款505万元,助力120余个农户、16个大型家庭农场发展甜瓜产业。 助力汤河海棠“一路生花” 一片春心付汤河,金融“活水”绕海棠。河东区汤河镇享有“中国海棠之都”的美誉,2010年沂州海棠被评为临沂市花。在千年流淌,生生不息的汤河,一湾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万亩苗木,数万农户在它的滋润下走上致富路,为乡村振兴汇聚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汤河镇小南庄村,种植户王效玺的培育海棠苗木技术就是致富“密码”。“最早在广州卖咱们本地的海棠花,十多年前带着广州那边的种植技术回到家乡创业,创业初期很难,开始不敢想‘贷款’的事,结果农商银行主动给咱这些花农授信。前些年行情很差,农商银行为了缓解咱这些花农的压力,又给办了低利率贷款,现在花卉行情越来越好,日子也越过越好。”目前,王效玺培育海棠苗木10余亩地,各类花卉4万余颗,自育花卉品种达数十种。 据悉,河东区汤河镇以海棠苗木花卉为主导产业,种植面积达3.8万亩,各类苗木品种200余种,先后获得了省级花卉科技示范基地、山东省苗木花卉百强镇等荣誉称号,2022年,汤河镇被阿里研究院评为“淘宝镇”。河东农商银行根据“海棠苗木”这一特色产业,设立汤河支行为“花卉种植特色服务支行”特色网点,专注于“海棠苗木”产业的服务。汤河支行党支部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对接16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和7家大型海棠果蔬加工企业,在“中华海棠电商直播产业园”设立金融服务点,创新海棠种植系列贷款,打通农作物“走出大棚进市场”“走出农场进工厂”的快速通道,打造一支“懂三农、懂经济、懂金融”的乡村金融服务“铁军”。截至目前,为苗木种植户授信4100万元,累计发放海棠种植系列贷款1669万元。 施足太平稻田“金融底肥” “学江南,赶江南,定叫临沂变江南”。上世纪60年代,临沂地委结合全区涝洼地改造实行“稻改”,并提出这个口号。河东区太平街道东张屯村经过了多次稻改一举成功成为“江北稻改第一村”,如今的太平街道成为“江北稻改第一镇”,享誉市场的“太平大米”品牌撑起了农民的腰包。 “从我们父辈那一代就参与太平稻改,第一次稻改是解决温饱,第二次稻改是让农户们丰产增收,第三次稻改是踏上品牌产业化发展之路,在这三次稻改期间,从农信社到农合行到现在的农商银行,从老百姓的结算,到村里的整村授信,感谢多年的服务和支持,现在给我们合作社提供贷款资金,助稻米产业的发展。”太平街道某合作社的负责人这样说道。从第一次稻改到现在太平稻米集约化种植,规范化管理,品牌化营销,河东农商银行为稻米产业化发展施足金融“底肥”。 该行针对农村水稻种植合作社和水稻种植家庭农场创新推出了稻米系列信贷产品,用于扩大种植规模,增加农耕设备。不断探索“农业+产业链金融”模式,打造稻米全产业链营销服务,从生产环节到流通环节,进行存量客户资源共享和产业链上下游客户对接营销,加大全产业链金融的资金供给,并与河东区供销社联合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解决农业供应链冗长的困境。打造“金融+旅游”模式,与当地政府共同推动稻香文化与农家乐深度融合,助力以稻田旅游和稻米节为特色的当地乡村旅游业发展,为农民致富提供新机遇。截至目前,累计发放稻米产业贷款4458万元,其中,种植类818万元,生产加工类3640万元。 近年来,河东农商银行强化责任担当,加大对农村特色产业的信贷投放,健全风险共担机制,与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合作,推行“鲁担惠农贷”“银担普惠贷”等特色产品。在解决农村经营主体的担保方式方面,对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推广“农业保险贷”,拓宽押品范围,采用农机机具抵押、农业保单质押、宅基地抵押、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抵押等多种担保方式,盘活沉睡的“三农”资产,有效解决客户担保难问题。该行累计发放“银担普惠贷”3206户,贷款金额6.26亿元。该行加快绿色金融服务创新,赋能特色产业,探索“特色产业链”集群营销服务,对接“海棠花卉种植”“蔬菜瓜果种植”“农资批发”“稻米基地”等产业集群上下游客户,并确立“花卉种植特色服务支行”“高效农业特色服务支行”“瓜果种植特色服务支行”“江北稻改特色服务支行”等四家特色网点,重点支持花卉、蔬果、粮食种植等特色产业发展。(时凡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