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农商银行各项贷款超2万亿元 各项存款超3万亿元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邹城农商银行:让儒风城市更具魅力
 【字体: 】 2023年04月28日 点击:0

  邹城,古称“邹鲁圣地”,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也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故里,素有“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的美誉。这是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财富,文化为邹城的旅游带来了更多机遇。在2023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上,邹城获评“2022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先进县”。

  邹城农商银行积极落实省联社工作部署,紧跟当地发展战略,将支持文旅企业和文旅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围绕助企纾困解难加强合作,针对生产经营暂时困难的优质文旅企业,及时雪中送炭;围绕乡村旅游消费升级加强合作,共同办好文旅活动促进发展;围绕“金融+科技”加强合作,推动文旅产业数字化、金融服务智慧化。截至3月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162亿元,资金支持辖内近4万名客户,助力儒风之城文化传承和旅游行业融合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金融画笔”描绘人文邹鲁

  “孟母三迁择邻教子的故事千古流传,孟庙、孟府景区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发展研学旅游条件得天独厚。景区被列入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后,前来沉浸式体验古代书院,诵读孟子名言的研学游队伍络绎不绝,平均每年接待十几万游客。”管理两孟景区、邹城市博物馆的邹城市邹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到,“眼下即将迎来五一小长假,急需进购一批文创产品耗材、景区养护耗材,幸亏邹城农商银行的专业服务,100万贷款及时到位解决了我们购进耗材流动资金不足的难题。”

  为扎实做好千年古县的文旅金融服务工作,邹城农商银行本着服务客群更加精准,支持范围更加广泛,贷款要素更契合的原则,一方面不断加强政银企合作,关注优质文旅企业、中小文旅企业发展,做好走访登记和金融辅导工作,及时宣传惠企政策,培育一批优质企业客户,让儒风邹城更具魅力。另一方面为文旅企业开通绿色通道,提高办贷效率,第一时间安排工作人员进行贷前调查,做好风险评估,并承诺办贷时效。目前,该行投放文旅类贷款1317万元,用金融画笔实实在在为人文邹鲁添彩。

  “金色翅膀”托起乡村文旅

  邹城市看庄镇将土豆种植作为该镇特色产业,且已有20余年发展历史。目前从土豆种植、冷链存储到物流运输已形成规模,在发展土豆产业的同时,看庄镇进一步延伸和丰富土豆文化内涵,每年举办土豆文化节,吸引周边游客前来挖土豆、品美食,共寻乡间记忆,共享乡趣农乐,共谋乡村振兴,将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土豆文化、发展乡村旅游有效结为一体。

  为支持地方特色产业,打造乡村文旅品牌,邹城农商银行已坚持7年与看庄镇政府联合组织土豆文化节,聚焦特色产业丰收季,精心谋划、全面部署、扎实行动,在人员配备、信贷支持、业务创新等方面下足功夫,及时满足广大土豆种植户、收购户、物流运输户的金融需求。同时,推出“红马甲”直播团队、普惠金融服务车特色服务,线上线下齐发力,铺平一方百姓致富路。截至目前,该行已对看庄镇39个村庄实行了整村授信,给予信贷支持;选派6名员工分别挂职金融副镇长、担任金融村长,并开展驻点办公提供实时服务;对看庄镇土豆产业上下游客户给予2.73亿元的信贷支持,以金融之力托起乡村文旅发展。

  “金融赋能”打造智慧景区

  壁立千仞、草木青葱、山花烂漫,眼下邹城市峄山风景区俊秀宜人的美景,让不少外地游客赞不绝口:“峄山是秦始皇东巡的第一站,孔子也曾来峄山讲学,这里风景优美,基础设施完善,停车场服务都很智能化,是我们周边百姓游玩的首选之地。”

  游客口中所说的智慧停车场正是邹城农商银行“以客户为中心”、努力构建智慧景区的举措之一。近年来,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助力邹城市文旅高质量发展,邹城农商银行先后与邹城市峄山风景区旅游服务中心、邹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景区建设提档升级上加强合作,积极为风景区健全票务系统、打造智慧停车场,智慧场景的搭建解决了风景区人工慢、易出错的问题,提高了游客体验感,降低了风景区的运营成本和管理成本,同时拓宽了该行收益渠道,打开了政银双方共同寻求业务发展的新模式。截至目前,该行有效利用“智慧+”,陆续建设烟草云POS、超市收银、医院点餐、校园缴费等7个场景建设,沉淀存款1.89亿元,开立手机银行近1万户,发放贷款400余户、1.41亿元,让城乡居民生活更加便捷,提升了“儒风之城”的智能化,提高了文旅品牌影响力。(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