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栖霞农商银行:产业链金融让小苹果变“致富果”
 【字体: 】 2022年12月30日 点击:

  山东栖霞——苹果之都,是中国苹果栽培种植的初始地、烟台苹果的主产区,被誉为“苹果托举的城市”。

  栖霞农商银行多年来紧紧围绕苹果产业链,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深做实普惠金融,结合自身各项工作开展实际,全程参与,从生产、储藏、加工、销售等各环节植入金融产品服务,致力于做苹果专业银行,助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擦亮栖霞苹果这一“好品山东”地域名片。

  从苗木到成果,让生产活起来

  在生产端,为推动栖霞苹果产业发展,栖霞农商银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苹果产业为基础,创新“金融+合作社”金融服务模式,在苹果种植阶段全程跟进,一方面,不断丰富产品服务,相继推出“苹果育苗贷”“苹果苗木购销贷”“苹果改良贷”“苹果种植能手贷”“苹果农资贷”“苹果农机贷”等产品,精准助力苹果生产,将启动资金、优质资源,以及种植技术送到合作社手中,为栖霞苹果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栖霞农商银行每年发放苹果种植环节贷款700多笔、金额1.7亿元。

  十月下旬,栖霞苹果陆续成熟,栖霞市官道镇大解家村盛杰果品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把摘下的大红苹果拣选完毕,准备发往全国各地。“去年我们合作社的红富士苹果卖出了好价钱,今年苹果还没有摘完,订单就已经供不应求了。感谢栖霞农商银行在苹果种植阶段对我们的金融扶持,让我们的苹果可以茁壮成长。”果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徐卫兵指着身后的百亩果园说,眼里是满满的欢喜和对“钱袋子”鼓鼓的期待。

  另一方面,栖霞农商银行充分发挥乡镇网点全覆盖的优势,以支行长挂职乡镇副镇长、客户经理挂职村主任助理、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派驻党建金融特派员为契机,以“四张清单”对接为抓手,通过对接村“两委”获取各村苹果种植能手及苹果种植合作社等主体清单,实现批量走访、集中预授信,为后期支持苹果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从收购到加工,让产业链转起来

  在收储环节,从初代的“冷藏企业抵押贷款”,到“苹果仓单质押贷款”,再到“苹果收购贷”和第三方监管模式,闭环操作,既解决了收购商融资难问题,达到为冷藏企业招商引流的效果,又大大降低了信贷资金风险,栖霞农商银行不断研发、尝试、优化,为苹果旺季收储工作提供坚实资金支持,每年在苹果收储环节累计发放贷款1000余笔、近20亿元。

  “这是发往华南地区商场超市的苹果,他们喜欢吃甜度高一点的,这是发往北京的……”栖霞市月盛果蔬的负责人马力如数家珍地向栖霞农商银行工作人员介绍,“今年苹果个头普遍大,价格也好,外地商超对我们的产品十分满意。”一个月前,因为苹果个头大,收购价格偏高的原因,马力原本准备的收购资金突然变得捉襟见肘了,着急的他正好碰见在苹果市场里调研的栖霞农商银行观里支行行长。得知其资金需求后,观里支行立即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组织客户经理上门对接,一周内就将600万元苹果收购资金陆续送到了苹果收购商们手中。

  在加工环节,栖霞农商银行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对接传统包装企业,匡算合作冷藏企业仓储情况,预见式匹配信贷资金,随用随贷,回款还本,让其紧密黏合在产业链条上。另一方面,推出“苹果加工贷”产品,重点扶持苹果脆片、果脯、果汁等深加工、精深加工项目,助力提升苹果产能和产值。栖霞农商银行每年在加工环节累计发放贷款约200笔、1.6亿元。

  从线下到线上,让销售火起来

  在苹果销售环节,从传统的线下购销模式到未来的线上订单模式,栖霞农商银行通过金融助力逐步引导,线下线上结合,利用平台优势,整合资源,让销售环节火起来。引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互联网企业,打造网红直播基地,开展抖音培训、直播宣传等,为产业发展赋能,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截至目前,已与多方合作共同组织开展“筑梦山商,‘苹’分秋色”苹果营销大赛、栖霞农商银行杯“甜美栖霞,果然有你”短视频大赛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由栖霞市政府牵头,栖霞农商银行目前已签约先正达集团中国MAP与数字农业(简称中化农业MAP)、太平洋(财产)保险烟台公司、众一农产品有限公司、烟台拓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栖霞朝阳(申通)物流有限公司,六方联手,覆盖种植、收储、分选、包装、加工、交易、物流、信息等多个环节,致力于打通栖霞苹果从田间到舌尖全产业链,实现“无感放贷、无本种地、托底保收、全程品控”。模式运作以来,已陆续走访对接果农1000余户、果园6000多亩,投放专项小额助农贷款200余万元。通过该模式,能在种植环节为果农节约成本700~800元/亩,增收150~160元/亩,在仓储环节节约成本0.82元/斤,同时,通过智能分选设备对苹果进行分级,降价模式拍卖,在交易环节大大提升苹果价值。(李潘啸 王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