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农商银行:为企业技改提级“输血供氧” |
【字体: 小 中 大】 2022年11月04日 点击:0次 |
今年以来,东港农商银行主动融入日照市“双招双引”、产业升级、营商环境、科技创新等重点工作,充分发挥“技改专项贷”财政资金激励作用,联合担保公司建立了全方位融资联动机制,有效降低了金融风险,不仅打通了资金支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血脉,同时确保了资金“血液”源源不断的供给,为广大企业增加了一条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新的融资渠道。 截至9月末,该行已发放“技改专项贷”9户、金额6749万元。 找准需求空间,稳定市场主体 加强合作机制,全力护航市场主体发展。为切实发挥“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等各项金融支持稳经济工作政策落地,今年以来,东港农商银行推出多项举措,充分挖掘市场主体融资需求空间,助力实体经济发展。7月,该行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联合开展了“政银携手、助企惠商”三年行动,进一步搭建政府、银行与市场主体间的合作桥梁,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制约市场主体发展的瓶颈问题,提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发展信心。 同时,该行通过举办“人才贷”银企对接洽谈会、与东港区总商会签订“商会+金融·赋能新发展”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与共青团东港区委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为市场主体复工复产注入“强心剂”。 该行还成立了市区两级金融辅导队,通过深入推进“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培植行动”,为企业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 此外,该行打造一批一站式、智慧型、便捷化普惠金融服务点,形成了以45家营业网点为主体,以53处自助银行、667个普惠金融服务点为辅助,遍布日照城乡的金融服务网络,打通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最后一公里”。 激发产业活力,培育新生力量 近年来,受疫情影响,中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着融资难题,尤其是对资产轻、抵质押物少的创新型企业及初创企业,更是雪上加霜。“技改专项贷”政策的推出,对产业实现转型发展的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也成为东港农商银行激发产业活力,培育新生力量的重要利器。 “没想到贷款不仅能享受利率优惠,还可以享受贴息政策,不仅增加了我们企业技术改造资金流,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民营企业发展的信心。”日照裕鑫动力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兴奋地说。 据了解,该公司1966年始建于沂蒙山区,1989年由沂源县整建制搬迁至日照市。经多年发展,已形成智能纺纱系统、纺织专件、纺织器材、摩托车四大主营系列产品。其中,裕华牌气动加压摇架市场占有率在国内遥遥领先。近年来,该公司通过改革体制机制,开展技术创新,实施产品结构调整,在运营方式、工艺技术和装备手段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目前,在东港农商银行990万元“技改专项贷”资金支持下,该企业围绕新能源汽车和纺织机械领域进行产品的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走出了一条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的发展之路。 降低融资成本,让利实体经济 推行无还本续贷,帮扶市场主体纾难解困。该行全面落实“三不三优”政策,充分运用优化调整还款期限、优化无还本续贷、优化贷款展期等措施,确保有续贷需求的客户应续尽续。通过无还本续贷业务进一步缩短企业转贷时间,实现“当天还款,当日放款”无缝隙对接,有效缓解了企业的续贷压力。截至9月末,该行累计已办理企业无还本续贷9.78亿元,余额17.47亿元。 主动减费让利,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该行对纳入市级“技改专项贷”项目库中的项目,贴息利率按照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LPR)加点、最高不超过5.6%执行;同时,严格执行“七不准”“四公开”要求,认真落实“两禁两限”收费政策,适当缩减市场主体融资链条,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提升服务质效,优化营商环境 优化业务流程,缩减办贷时效。该行大力推行无纸化办贷,不断完善信贷合同签订“双录”机制,信贷系统全面实现“无纸化”办贷,并全面推行线上集中审查审批机制,缩短审查审批链条,提高审查审批效率。线上贷款最快实现当天申请当天发放,最大限度解决客户对信贷资金需求“急和快”的问题。 优化服务质量,落实“一次办好”。该行通过建立“四张清单”、推进文明信用工程建设,实现了城乡服务一体化;积极与日照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合作,共建便民窗口,客户只进银行“一扇门”即可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截至目前,已设立不动产便民登记窗口7个,已累计办理抵押登记1万余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