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摊!潍坊全市农商银行这样干 |
【字体: 小 中 大】 2020年06月12日 点击:次 |
“佳乐家后街夜市、全福元商圈、龙泉小吃一条街,今晚出摊!”一声“出摊动员令”下,临朐农商银行10支红马甲“便民服务队”带着遮阳伞、小马扎、大喇叭把农商银行地摊摆进夜市、学区、社区和乡镇集市,“摆摊贷”“智e付”等金融产品悉数亮相。 这是潍坊全市农商银行依托“地摊经济”跟进创新金融服务的一个缩影。工作人员驻扎重点“摊圈”,金融知识宣讲、客户信息采集、产品服务营销“一手抓”,服务咨询、贷款申请、业务办理“一摊清”,为摆摊商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流动摊、网点摊、社区摊,“摊摊不重样” 青州农商银行研究制定“文明地摊经济”扶持方案,印制“摆摊指南”,开展“地摊营销”专项话术培训,组织51支红马甲服务队,驻扎热点“摊区”,布局固定摊位15个,流动摊位26个,员工携带智慧柜员机,对周边门市、集市地摊、广场夜市、游乐广场等客群进行“面对面”营销,抓住摊主金融需求“痛点”,重点推广聚合支付业务,提供扫码支付、网上代购、金融便民等服务套餐。短短3天对接各类商户348家,授信210余万元,办理聚合支付46户。 潍坊全市农商银行围绕“四个一”统筹规划“地摊经济”专项扶持行动,即制定一套“地摊营销”专项实施方案,推出一套“地摊贷”专属信贷产品,开展一次“扫摊行动”专项营销活动,健全一套“四不两直”专项督导方案。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建设立体化“摊位体系”,依托营业网点,全面布局200余处“网点摊”,通过积分换购、线上直播、“智e购·爆款引流”等活动吸引客流 ;依托各支行营销团队,在城区、乡镇、社区重点商圈布局“社区摊”90余处,通过“金融防骗宣讲”“有奖测申贷额度”等特色活动增强品牌曝光度;依托“红马甲”便民服务队,布局“移动摊”70余支,无偿帮助“摊主”布置摊位、搭建凉棚,营销拓展“智e付”“信e贷”等金融产品。6月初至今,全市农商银行共组织160余支红马甲便民服务队,动员850余名干部员工加入“摆摊”队伍,累计营销拓展聚合支付590余户,采集客户信息2500余人次,信贷支持各类“摊主”480户、金额2300余万元。 顺口溜、小礼品、健康义诊,“事事接地气” 潍坊市联社统筹部署全市农商银行“地摊营销”工作,指导各行创新组织各类营销活动,把“小地摊”做成“大文章”。 “农商行的小摊上还有专业大夫搞义诊,真有意思哩,乡亲们赶紧都来测测,不要钱!”昌邑农商银行别出心裁的“义诊摊”受到热捧。考虑到张家屯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村里老年人占比高,该行联合当地社区医院,办起了“健康义诊”摊,免费帮村民验血糖、测血压、提供诊疗咨询,功夫不负有心人,仅两天的时间,就牢牢锁定了该村客群,为该村和周边村村民新开银行卡148户,营销“智e通”125户,签约授信45户180万元。 “我们跟手机贴膜摊搞了‘战略合作’,去贴膜的客户,全部赠送农商银行的手机扣,上面有线上申贷的二维码,效果很好。”高密农商银行驻摊的“红马甲服务队”通过赠送特制手机扣、小扇子等小礼品赢得认可。“微信扫一扫,测测贷多少”临朐农商银行的趣味活动,吸引百姓驻足围观,银行卡、手机银行、爆款商品、聚合支付等众多金融产品摆上地摊,仅一上午,一个三人的摊位,营销微信绑卡客户36人、聚合支付11个,现场办理贷款7户、85万元,达成贷款意向客户12户。 地摊贷、摊车贷、进货贷,“个个受青睐” 青州市民刘先生在黄楼街道花都社区地摊市场上经营快餐熟食,想为自己的快餐车增加烧烤设备,共计需要2万元,这笔钱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却难倒了刘先生。刘先生没有营业执照和固定场所,获得信贷资金难度很大。而这样的情况对于摆摊商户群体来说较为普遍。青州农商银行迅速决策、及时推出了面向广大地摊经营者的“文明地摊贷”。3天后,刘先生拿到了青州首笔“文明地摊贷”,“农商行的办事效率真高,这下再也不用担心钱的问题了,趁着这个夏天赶紧把烧烤搞起来!”刘先生高兴地说。 潍坊全市农商银行大力扶持“地摊经济”,单列10亿元专项信贷资金,积极对接宣传部、文明办、民政局、执法局等部门单位,按照“精准化、项目化”思路,汇总梳理 “文明摊主”客户名单,实行“清单式”对接营销,指导辖内各农商银行推出“文明地摊贷”专属信贷产品,充分发挥原有“巾帼创业贷”“大学生创业贷款”等产品优势,创新“摊车贷”“进货贷”等特色产品,及时推出供应链资金定向服务,在商户进货时由银行提供担保,先期垫付信贷资金支付卖家,后期按照1至1.5个百分点利率优惠政策回笼资金。在此基础上,制定“纯线上、纯信用、低利率”“10万元最高额度”“2分钟申请,秒批秒贷”等优惠新政,有效缓解摊户资金压力,扶持“地摊经济”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地摊贷”等专项信贷产品累计授信780户、金额3600余万元,用信480户、金额2300余万元。(陈志成 于满江) |